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信息 > 气象新闻
新春走基层——浙江临安国家大气本底站:倾听长三角的呼吸

发布日期:2024-02-18 10:44

朝迎初日、夜披星辰,在长三角城市群的西南翼,坐落着24小时“不打烊”的浙江临安国家大气本底站。

它虽不在繁华之地,却恰恰落在能够“灵敏”捕捉来自长三角城市群混合较均匀的大气成分变化信息的关键点上。正式运行40年以来,一代代气象人一丝不苟地串起了长序列大气本底观测优质数据集。

较真精神——从0.1毫米到0.1ppm

沿着蜿蜒向上的山路一路前行,临安国家大气本底站的全貌映入我的眼帘。这条路,从土路到阶梯,这里的人走了40年。自1984年正式运行以来,该站经过40年的建设发展,监测项目和仪器设备逐渐增加,基础保障设施逐步改善,队伍愈加壮大,而一成不变的是一代代守站人的较真精神。

初见这里的副站长马千里,他正忙着视频会议发言和材料报送准备工作。等他忙完手头的活儿,与我们简单寒暄后,长达20年的职业生涯伴着本底站的发展历程在他的娓娓讲述中逐步展开。

2004年,马千里毕业后来到本底站担任观测员,初来乍到,他就被老观测员带入“角色”。在跟班学习的3个月里,师徒二人在远离城镇的观测站,心无旁骛地边值班、边教学。在安静的深夜,哪怕是观测业务遇到一点点细节问题,他们也会立即奔赴观测场探讨个明明白白。

“虽然做的是检查仪器、记录数据这样简单重复的工作,但师傅和其他观测员却能带着我在每个细节上再往深里想一下、走一步。”马千里回忆说,“比如,仅仅是围绕‘怎么才能使大型蒸发器测针恰好碰到水面的操作误差最小’的话题,我们就能热烈讨论、各抒己见,话题甚至延伸到手脑协调反应时间等方面。”他们较真的正是这0.1毫米量级的误差。

随着临安国家大气本底站的观测业务拓展和高精度观测仪器增加,新的要求也随之而来。“根据要求,二氧化碳的观测精度要控制在0.1ppm之内。”马千里和同事们边用边学,力求摸透每个仪器构造的同时,还对多项观测技术进行研究改进,形成系统规范的运行、管理技术体系,切实提高全天候本底观测数据的连续性和准确性。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临安国家大气本底站内许多需要人工完成的工作正在被自动化流程取代。每一位守站人秉持“ppm级”的较真精神,使站里留存的每一个气象数据都经得起推敲。2016年,临安国家大气本底站顺利通过世界气象组织/世界标校中心(WMO/WCC)组织的温室气体和地面臭氧观测系统现场质量督查。目前,站内开展的温室气体等7大类50余种要素观测,均被纳入中国气象局业务观测序列。

前锋意识——从精益求精到靠前引领

一点观测上的偏差经历后期的数据分析、模式运算,最后可能导致预测结论的重大失误,影响后续气候变化研究和决策判断。在后期误差传递无法避免的情况下,需要初始的观测数据更为准确。对此,马千里说,“我们不是气象预报的‘后卫’,我们是‘前锋’!”

而这样的前锋意识并不局限于气象工作,更与党中央方针政策战略看齐,与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接轨。自2003年开始对温室气体启动瓶采样观测业务以来,临安国家大气本底站在温室气体观测和科学研究方面逐渐深入。为助力国家“双碳”发展战略,本底站依据观测基础构建了精细化的浙江省温室气体监测分析平台系统,使全省碳达峰、碳中和成效评估能力全面提升。“目前,浙江省气象部门正在以临安国家大气本底站为中心站,建设覆盖全省的高质量温室气体监测站网,2024年将基本形成‘1+22’的一站多址模式,更好地满足全省开展碳达峰、碳中和评估分析的需求,为政府决策及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支撑。”站长徐宏辉说。

说起未来规划,徐宏辉和马千里都面露期许。当前,临安国家大气本底站致力于从以观测业务为主的模式向观测、科研齐头并进的模式转化。站内人员先后牵头创建浙江省气象局创新团队,依托该站科研资源,积极参与大气气溶胶、温室气体等业务建设及科研项目;积极融入中国气象局创新团队、长三角区域创新团队,为协同合作发展贡献智慧。(张晓晨 单萌)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