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省市气象专家集智聚力 守护亚运“薪火”精彩起跑 |
||
|
||
9月8日,西子湖边,青荷映日,微风怡人,象征着光明、团结、友谊、和平、正义的亚运圣火熠熠生辉,杭州第19届亚运会火炬传递启动仪式在全方位、全流程的气象保障服务下顺利举行。 9月8日,杭州亚运会火炬在西湖涌金公园广场启动传递,共有106棒火炬手参与当日传递。第一棒火炬手——2004年雅典奥运会蛙泳冠军罗雪娟从西湖涌金公园广场跑出第一步。新华社记者 孙非 摄 作为亚运会“任务链”中的重要一环,火炬传递气象保障服务早已“提上日程”,气象部门提前谋划、步步“精心”。前期,深入进行气候风险分析,并向亚运赛事总指挥部提供了降雨、大风、雷电、高温、雾、霾等天气不利影响的应对建议。火炬传递指挥中心根据提前掌握的气象信息制定预案和调整措施,消除或最大限度地减小不利天气对启动仪式和火炬传递影响。 9月8日,杭州亚运会火炬启动传递,人们在路边等待火炬传递。新华社记者 孙非 摄 随着亚运会的脚步日益临近,国省市县气象部门“一盘棋”齐心聚力互助联动,气象保障的软硬件配置及人员保障力量日趋优化,在火炬传递这场重要活动上尽锐出战。9月7日起,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根据气象保障需求,以杭州市为中心启动风云四号卫星加密观测,浙江周边多省联合开展区域雷达协同观测,严密监测风云变幻。中国气象局和冬奥会最先进预报技术也已在浙江落地运用,形成了以“分钟级、百米级”为代表的浙江本地化预报业务产品,国省市集智聚力,建立起完整的亚运会天气预报和分析体系,更准确地把握夏秋季节交替之际,台风、降水、高温等天气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让火炬传递仪式的每一个环节都得到更好的气象保障。 为了给出更加可靠的决策依据,启动仪式前15天起,中央气象台、国家气候中心、华东区域中心气象台、浙江省气象台、浙江省气候中心与亚运气象台每天开展专题会商。11名国家级单位气象专家“加盟”杭城,把脉预报服务关键环节,各级专家尽展所长,根据不同预报时效和服务需求,进行火炬传递启动仪式和全省火炬传递期间天气预测,时刻关注极端天气对火炬传递启动仪式和火炬传递的影响。亚运气象台于7日起聚焦火炬传递启动仪式和首日传递,提供逐小时精细化气象要素预报。 9月7日,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军在亚运气象台与浙江省气象台台长罗玲商讨预报预测结论。楼忆璟 摄 据悉,浙江省气象部门已于9月5日进入亚运会气象保障服务特别工作状态,亚运气象指挥中心连夜灯火不熄,确保气象服务万无一失;各气象保障服务“分队”有条不紊各司其职。火炬传递启动仪式当天,全省重大装备、各类探测设备稳定运行,亚运气象数据和网络安全防护得当,气象保障人员进驻火炬传递启动仪式现场开展应急气象观测。 9月8日凌晨5点前,亚运气象服务保障火炬传递现场气象服务小分队到达火炬传递启动仪式现场,在西湖绿杨路7号,毛则剑、朱耀福等立即架设气象设备开展现场气象要素实况监测和现场气象服务。毛则剑 摄 8日上午11时许,亚运会火炬首日传递取得圆满成功。未来的12天,火炬还将依次途径省内11个城市,沿途气象服务将无微不至全程守护“薪火”,以分秒必争的紧迫感优化保障服务,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感守牢气象防线,上下集智各地连心,共迎亚运盛会。(张晓晨 岳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