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信息 > 图片新闻
“预”字为先 “精”字当头 ——浙江防汛防洪气象服务纪实

发布日期:2020-07-09 11:45

7月7日10时许,浙江省新安江水库大坝开闸泄洪,巨大水流自闸门口喷涌而出,这是该水库建成运行61年以来第7次开闸放水。

  7月8日9时,根据新安江库区水情雨情,水库开启9孔泄洪闸,这是其建成以来首次9孔全开泄洪。

  作为省防汛防台抗旱指挥部(以下简称省防指)专家组成员,4日就已入驻新安江电厂的气象服务首席马辛宇,紧盯雷达回波图丝毫不敢放松,后续雨情水情的变化将直接影响泄洪的时间和流量,给出科学合理的气象决策意见是压力,也是责任!

  “预判”雨情 为精准施策提供坚实服务保障

  入梅以来,浙江累计降雨量较常年偏多四成。截至4日,全省19座大中型水库水位超汛限,浙北杭嘉湖东部平原河网普遍超警,防汛形势严峻。

  水安则民安,如何运用气象“智慧”在保障水库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兼顾经济兴利,是气象部门的肩头重任。为此,浙江省气象部门实时追踪全省水库及其流域的水雨实况、降雨影响时段和后期天气趋势,深入分析强降雨过程对水库直接影响,并利用“一体化水文气象服务系统”第一时间为全省200个大中型水库传递最新预报信息。

  雨一直下!6日10时,位于钱塘江上游新安江主流的新安江水库水位已达到汛限,并仍呈继续上涨趋势。泄洪!本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则,在充分参考气象部门的降水形势分析意见后,省防指下达作业命令。

  令出唯行,气象部门有序部署、迅速行动,暴雨应急响应升至一级全力备战。“装备分队”第一时间对新安江沿江自动气象监测设施进行检查加固,及时做好泄洪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指挥分队”派主要负责人及联络员24小时驻扎省防指,气象专家迅速入驻新安江电厂,同时制定泄洪气象服务工作预案,并向省、市防指成员单位发布水库泄洪专题服务材料;“联络分队”主动与上游淳安、黄山开展“叫应”联防联动,全力加强对上游及泄洪沿线降雨汇水区的雨情监测;“宣传分队”借助新媒体平台发布泄洪进展、气象服务保障和次生灾害防范等信息,联合省内多家媒体通过现场采访、专家连线及时传播天气形势和工作进展信息。

7月8日9时,浙江新安江水库9个泄洪闸孔全开泄洪。图/刘冰之  文/张晓晨

  7月6日16时,建德市气象局减灾科负责人对新安江沿江自动气象监测设施进行检查加固,及时做好泄洪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图/吴萌

  “预知”风险  “五色图”精准指导灾害防御

  随着累计降雨量的刷新,地质灾害隐患日渐增多,防汛减灾压力与日俱增。

  在省防指的值班大屏上,清晰展示着全省各地暴雨灾害风险等级等信息,作为全省防汛分级管控的“参谋图”,动态更新的“五色图”中每个色块的变化都牵动人心,都可能影响防汛部署。防汛减灾的弦必须牢牢绷紧。

  小小一张“五色图”背后承载了巨大的数据信息和科技含量。它以订正融合后的全省智能网格预报产品作为预报数据来源,综合考量暴雨灾害致灾因子强度、孕灾环境敏感性以及灾害系统相互作用等因素,对不同地区的暴雨灾害等级进行分析判断。

  灾害风险评估对减灾降险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省气象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阶段将继续画精画细这张“五色图”,完善基于多源数据与智能网格预报产品的精细化暴雨灾害风险等级评估方法,提升灾害风险计算的时空分辨率,优化产品性能和服务模式,为全省精准防灾减灾提供更为精细的科学依据和宏观引导。

7月8日,针对连日的暴雨天气过程,浙江省气象局细化部署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服务。图/孙佳怡

  “预警”加速 精细化基层防灾减灾模式跑赢暴雨

  暴雨骤来,险情突发,气象预警信息能不能来得快一点、再快一点?

  6月29日晚,衢州市出现入汛以来最强降水过程,每小时降水量达50毫米。江山市气象部门直接电话叫应各街道镇乡、相关部门及政府领导做好防灾减灾应急工作。

  暴雨红色预警亮起!预警信息快速推送至基层网格员,网格员接到任务后第一时间向居民传播预警信息和防御指南,网格预警专项任务完成率达95%,信息再传播时间减至5分钟至7分钟。

  在入梅以来轮番强降水的考验下,江山市“网格+气象”基层防灾减灾机制已运转自如,分片区分乡镇预警、分网格通报为抗灾抢险赢得时间,有效避免了两起重大地质灾害安全事故的发生,多名群众得到及时转移疏散。

  信息传播快速、科学决策有效、转移避险及时,才能赢得避险时间。为此,浙江省气象部门致力于推进基层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突破预警信息传播“最后一公里”。

  目前,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再传播等工作纳入基层全科网格员职责,预警信息通过基层治理综合信息系统推送至全科网格“掌上基层”App端口,实现了信息的快速推送;各地纷纷落实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叫应制度,气象部门点对点靶向式提醒、跟踪、督促服务助力防灾减灾工作第一时间启动。气象信息不仅搭乘互联网通道迅速传达到户到人,还借助农村大喇叭、公交显示屏等公共设施广泛传播,确保不留死角、不留盲区。

  (来源:《中国气象报》2020年7月10日一版)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