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象山县气象局:“红美人”的守护者 |
||
|
||
四月的象山,正是“红美人”柑橘开花的关键期。浙江省象山县气象局的工作人员穿梭在柑橘种植园里,手持仪器测量土壤湿度,细细观察枝叶生长态势,认真记录每一项数据。 “土壤湿度的判断很重要,之前一般是靠经验判断,现在有农业气象站,方便又准确。”在调研过程中,种植大户毛总对农业气象站赞不绝口。 象山雨热充沛,孕育出的“红美人”以果肉细腻闻名遐迩。然而,这份甜蜜却格外“娇弱”:超过半数的“红美人”柑橘在大棚内种植,果实膨大期恰逢七八月的盛夏,高温导致日灼病发病等级高,暴雨易引发裂果;成熟和采摘期又处在冷空气活动频繁的十二月底至一月初,易出现冻害……气象条件的细微变化,都可能影响“红美人”的品质与产量。 为了攻克这些难题,自2021年起,象山县气象局开始深入了解种植大户的气象服务需求,针对“红美人”的地理分布、生长周期、生长所需土壤温度、光照、二氧化碳、水分等因素,结合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要求,探索“红美人”柑橘特色气象服务,并编制完成了“红美人”气象服务手册。 与此同时,气象部门坚持多渠道发布天气预报,以及“红美人”柑橘专题服务专报,给出了包括温度、湿度和降水在内的实况信息,针对性提出田间管理建议,为“红美人”提供生产种植全链条服务。 针对农业前期投资大等问题,还推出“农业气候贷”产品,利用“红美人”柑橘种植气候区划及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成果构建“农业气候贷”模型,助力象山首笔“农业气候贷”280万元成功落地,为当地柑橘产业发展解决资金难题。 “目前,我们已建设完成一个‘红美人’柑橘棚内农气观测站并开展棚内外气象观测,还将开展设施栽培‘红美人’柑橘小气候预报模型研究,继续做深做实象山‘红美人’柑橘全生育期全链条伴随式气象服务。”象山县气象台台长徐彬表示。 傍晚时分,气象工作者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带着沾满泥土的数据返回单位。这些珍贵的数据,终将化作抵御灾害的屏障、孕育甜蜜的养分。在守护“红美人”的道路上,他们以自己的执着和汗水,成为这片土地上最忠诚的守护者。 象山县气象台台长徐彬(右)在察看“红美人”柑橘生长状况。图/文 顾叶挺 来源:中国气象报 作者:曲颖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