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 “碰运气” 变为 “硬科学” ——“追光”热潮背后的气象密码 |
||
|
||
这个春天,一场奔赴日出之约的热潮正悄然兴起。因为作家余华的一句“最美日出在海盐”,如今,每到凌晨,海盐这个原本低调的海滨小城,便涌入慕名而来的“追光族”。然而,浪漫的日出并非每天都能如期上演,捉摸不定的气象条件让这场大自然的光影盛宴充满变数。 4月15日凌晨4点多,海盐观海园门口的车已经停满,堤坝上聚满了早起的人。有人悠闲地喝着咖啡,支起露营椅;有人牵着小狗散步;还有人背着音响,自带背景音乐。5点32分,红彤彤的太阳准时从海平面上一跃而起,渔船被光辉笼罩,人们纷纷举起手机、相机记录这一时刻。当地摄影爱好者周霞告诉记者:“两天前,气象指数预测出今天适合看日出,云雾少,日出会呈现出非常好看的金属色。” 要看到壮观日出,需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视野开阔,二是云雾少。从地理条件看,海盐地处杭州湾西侧起点,海岸线平坦开阔,视野极为辽阔。但从气象条件来说,能否不被云雾遮挡得“碰运气”。周霞提到:“这里靠近海边,常突然出现海雾,若凑巧挡住太阳,就只能看到光了。” 为避免游客看日出 “扑空”,气象部门已连续多年升级日出观赏气象服务,让 “碰运气” 变为 “硬科学”。海盐县气象台台长徐佳男回忆,起初,有摄影爱好者提前多日咨询未来日出观赏条件,问的人多了,便从2022年起联合多部门整理、分析大量日出观赏数据,提供精细化气象服务。去年9月,当地气象部门制定了海盐县地方性技术规范《日出观赏气象综合条件等级》,其中涵盖了观赏日出的时间、可见指数、人体舒适度指数、安全指数、环境指数等观赏条件等级。 “因为海雾变化多端,最开始只能预测次日日出条件,如今已能预测后两日的,还能精准预测到语文课本上壮观的‘火烧云’。” 徐佳男打开手机上的“海盐气象预警”小程序,从中看到气温、湿度、云量等日出观赏气象条件。通过与实景设备的对比分析,预报准确率达到了86.3%。《规范》发布半年以来,约70%的游客会依据气象预报来安排或调整日出观赏行程。 在气象服务助力下,海盐“日出经济”持续升温,文旅数据亮眼。去年,海盐累计接待观日出游客204.23万人次,实现限上住宿餐饮业营业额6.89亿元,同比增长22.1%。今年春节假期,来海盐观日出的游客总数达9.5万人次。“预计今年五一也将会迎来一波观赏日出的高峰。”海盐县文化旅游发展中心副主任陈超君表示,精准的日出服务下,部分酒店入住率可达85%以上。据近五年的气象数据显示,五一假期期间的日出气象条件总体不错,每年有2至3天适宜观赏。气象部门建议,因距离五一还有段时间,游客可临近时再关注预报信息,合理安排行程,以免错过最佳观赏时间。 如今,海上观日出已成为海盐闪亮的文旅新名片。接下来,海盐县气象局将持续优化日出观赏气象服务,加强对小尺度气象变化的预测精度,拓展气象服务信息发布渠道,并与水利、防汛、旅游平台等部门加强联系,为海盐生态文旅产业持续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气象保障。 (来源:潮新闻 记者:张源 周旭辉 通讯员:张晓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