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新闻
向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赵虎炯取经

发布日期:2022-08-31 09:31

见赵虎炯的第一面,他正在地里摘冬瓜。

戴着斗笠,依稀可见花白的鬓角,从两颊到脖子蔓延着一片通红的晒斑——赵虎炯就像田间地头随处可见的农民那样,从地里薅起一个滚圆的大冬瓜,掂了两下,用带点吴语口音的话自嘲:“你看你们局长我矮矮胖胖,种的菜也矮矮胖胖。”

没错,这个冬瓜就是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县气象局后山上种的。除了冬瓜以外,岱山当地常见的蔬果在这里基本都能找到。

这可不是因为岱山作为海上悬岛交通不便的缘故,老赵只是单纯地想让局里这帮“90后”娃娃了解当地物候,当然,更重要的是能给工作生活添点儿“滋味”。

那一天,冬瓜成了晚饭桌上一道佳肴。老赵亲自下厨,加了秘制酱料,色泽红亮、软烂咸鲜,所有人对此赞不绝口。

老赵说,做菜,让人吃饱只是及格线,更要把菜做到人家心坎儿上;这事就得花工夫去琢磨、去尝试——而且光自己说好不行,得大家伙儿都说好。

这不仅是生活智慧,更是这个“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干事创业的智慧。

 一

先来说说老赵吧。

作为岱山县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他生于岱山,又在这个台风、雷暴、海上大风等高影响天气多发频发的地方,一守就是35年。

图为赵虎炯 浙江省岱山县气象局供图

老赵说,这35年,带领岱山气象干部职工,归根结底只干了一件事:“把天气常常告诉老百姓。”但就是这一件事,被他打磨出了各不相同却都熠熠生辉的侧面——

避害,当好海上风险的“瞭望者”。老赵兢兢业业地守护着全县近2000艘渔船、3万渔民和多个重大工程项目。2019年8月8日至10日,超强台风“利奇马”影响舟山期间,恰逢位于岱山县鱼山岛上的我国首个、世界第二个“离岛型”石化基地——舟山绿色石化基地建设关键期,基于对鱼山岛上建筑防风能力的多次调研,结合天气形势,老赵提出撤离建议。县政府据此指挥6万余名施工人员及附近千艘渔船与台风“抢跑”。台风来时,鱼山岛上12级以上大风持续了32个小时,但没有一个人因风伤亡。

趋利,做强科学增收的“智囊团”。近年来,休闲渔业成为当地经济新“增长极”。根据地方规定,休闲渔船航行作业区域内最大风力不得超过七级,但岱山平均每年七级以上大风日数超过200天。而老赵创新性开展的分海区休闲渔业营运区域海上风力预报,让气象成为休闲渔业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每年休闲渔船适航天数平均增加80天以上,使全县休闲渔船和渔家乐等经营者年增收超过5000万元。

化人,打造科普宣传的“轻骑兵”。老赵一手推动中国台风博物馆和秀山小学两个“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的建设,其中台风博物馆作为全国首家灾难博物馆,更是成为有名的文旅景点之一。此外,老赵牵头组建由教育、水利、气象专家组成的科普志愿者团队,开展面向“船老大”的安全教育气象一堂课培训,设立“岱山渔业气象服务党员线上工作室”……让防灾减灾科普惠及数十万人次,得到当地人认可。

实打实的成绩换来了实打实的口碑:

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新闻出版局局长姜君轶表示,县气象局紧扣需求,创新服务方式,为渔民、为地方拓宽了致富增收的新路。

岱山县高亭镇闸口一村原村支书赵行法说:“我们这里近十年都没有因气象预报不准、防范不及时造成的重大灾难。”

中石化第十建设有限公司浙江石化二期工程项目部综合办公室主任林凡科说:“有气象服务保驾护航,我们干得更安心了。”

老赵个人获评全省气象部门优秀共产党员,被中国气象局记公务员个人二等功;岱山县气象局从2015年起每年都被县政府表彰为全县支渔工作先进集体,2021年获评全省、全国气象部门创建模范机关先进单位。

但为什么是老赵?为什么他能做到这些事呢?

记者蹲点期间,发生了这样一个插曲:老赵的对口帮扶村——秀东村想打造乡村旅游项目,由于他曾经助力挖掘气候资源、成功打造中国台风博物馆,村里特意请老赵来帮忙理理思路。

从主题确定到空间布局再到配套设施,老赵设想得面面俱到——他把游人的心思摸透了:“让人有东西看、有东西体验是最关键的。人留住了,配套产业就能发展起来了。”在他的设想中,气象是田园观光中可以着重挖掘的资源,比如二十四节气,比如物候知识,完全可以成为“一步一景”的主线。

一番谋划听得村干部连连点头,也让旁观者啧啧称奇。

但仔细一想,这不正是一个气象局局长该有的思维吗?时时刻刻念着气象,把服务对象的需求挂在心上。

所以,当看到大批建设者不远万里来帮助岱山奠定发展基石时,他第一时间想到:他们大多来自内陆地区,能不能适应岱山气候,懂不懂应对台风等沿海地区高发的灾害性天气?

灾害性天气来临时,他琢磨如何能让渔船调度打出提前量,怎么能确保海上作业的渔民都及时收到气象信息并作出反应?

在接下保障休闲渔业健康发展的任务时,他比对着历史气象资料和地图反复思考,往年的海上大风预报针对的是“岱山沿海海域”这个笼统的概念,休闲渔业7个营运区中许多地方本身就是避风港,这里的风会不会比近海处小?

发出气象预警服务产品前,站在防灾减灾科普课堂上,接起公众热线时,他总是在想,我面对的是谁,他们想了解什么?如何能让他们更好地理解?

更可贵的,是把多想一点,变成多干一点:

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他多次带着职工上岛,详细讲解当地气候条件、主要气象灾害及防御建议;又为石化基地建了自动气象站和一个可实时显示气象信息的LED大屏。

他带着团队自主研发岱山避风渔港风力实时监测查询系统,涵盖近40个避风渔港气象数据;探索建立海上“网格+气象”机制,通过气象短信服务平台和“气象台-合作社-渔船编组长-各渔船”服务模式,让气象信息覆盖近海和外海。

他和同事跑遍了渔船、渔港、渔村和有人的岛屿,将码头、港口的地形走势和风力变化规律烂熟于心,并新建多个自动气象站,为分海区风力预报奠定基础。

赵虎炯(右)到渔家乐老板王波(左)的船上讲解气象知识和气象灾害防御办法 供图/浙江省岱山县气象局

他反复重申,传播气象信息的时候一定要针对不同人关心的不同事。比如农户惦记的是作物,“船老大”关心能不能开船,面对旅游餐饮业的老板就要告诉他防灾减灾不光是自家的事,还关系着游客的安全和笑容……

现在看来,老赵的想法落地后之所以能“让人民满意”。不是因为他想到了点子上,而是他一开始就站在“让人民满意”的出发点上。

在岱山县气象局的小院里,有一处“迷你高尔夫”球场。当人们推着小球,越过一个个标注着岱山常见气象灾害的小障碍,最后把它们成功送达目的地时,成就感油然而生。不仅局里的职工喜欢,来这里参加培训的干部闲暇时也爱玩上几局。既锻炼了身体,又潜移默化地种下防灾减灾意识的“种子”。

这个球场,出自老赵的设计。

关于如何让气象成为生产生活甚至人们心里的一部分,他的脑子里似乎总能涌出无穷无尽的想法。

这些“咕嘟嘟”冒出的灵感背后的“燃料”是什么呢?

家风渊源是焰心。老赵的父亲赵汉清是全国劳动模范,靠着敢于打破常规的作风,曾任村支书的他将村里的固定资产从1985年的22万元增加到1995年的760万元。在操心村里重要产业支柱——闸口船厂搬迁的过程中,赵汉清积劳成疾倒在任上。老赵骨子里一心为民和敢想敢干的劲头,未必没有其父遗风。

气象情结是火种。小时候,但凡家里的窗户半夜被敲响,老赵就知道,又出海难了。父亲被人叫走主持后续事宜,随之而来的就是“哭声”。1959年4月11日,舟山数千渔民在江苏省吕泗洋渔场生产时突遭10级以上大风袭击,1178人死亡,老赵的两位叔祖父也不幸遇难。正因如此,为了保障渔民安全生产,他对气象工作不敢有丝毫懈怠。用赵虎炯的话来说,“宁听骂声,不听哭声”,做气象就是做“良心”。

而他时时刻刻满溢出的快乐是“助燃剂”。不要问“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这样的“蠢问题”,老赵会笑。用他自己的话说,没有人比他更幸运了,家就在岛上,守岛就是守家;局里一帮干劲满满的“90后”,连着他这个“唯一的老头子”都变得生气勃勃;节假日,摘个瓜、买条鱼,给家不在本地的职工露上一手;心烦了,就写两笔文章,再不济能跑到台风博物馆客串一把讲解员……也曾因灾害性天气夙夜不懈、熬红了眼睛;也曾在维护气象设施时突遇风雨大作,身陷险境;也曾因为加班值守忽略了妻子和女儿。但“这就是工作,谁工作起来不是这样的呢?”而工作,在他的世界里,就是享受生活的一部分。

一支火炬点燃了许许多多火炬:

“别看年纪轻,个个都能独当一面。”在当地部门、群众中获得高度评价的岱山县局“90后”们,在老赵的培养和指导下,已经成了岱山气象高质量发展“主力军”,浙江省技术能手、浙江省金蓝领、舟山市气象业务服务工作先进个人……不仅业务上的奖项收获颇丰,更获得地方政府高度认可,副局长胡巧儿自2016年起已连任两届县党代会代表,办公室副主任于梦颖当选为第十届县政协委员。

“‘新岱山人’可喜欢他们的科普。”秀东村党委副书记柳飞嬿说,来这里援建、从商的外地人不少,很多都没见过台风,气象局整理的民谚在防灾减灾过程中帮了大忙,还让不少“老外”对气象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

“气象真有意思!我学了也要教给爸爸!”听过老赵讲的气象课,又对可感可触的气象设施、模型产生好奇,秀山小学的缪皖玉四年级时申请成为红领巾气象观察员,逐步了解到“观云测风”背后的责任和乐趣。

评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对老赵来说是一个新的起点,或者说,他把每一步都当成一个新的起点,而他大步流星奔赴的前方,是气象防灾减灾社会化、海岛渔区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的理想。(叶奕宏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