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新闻
党领导新中国气象事业发展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发布日期:2021-09-16 18:02

    气象事业是党领导下的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是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护佑人民安全福祉的重要保障。在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亲切关怀下,在伟大延安精神的感召下,人民气象事业于1945年从延安起步,开启了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艰苦创业之路。气象事业始终根植于党和国家发展大局,与党和国家发展同心同向、同频共振,一代又一代气象工作者坚持服务国家、服务人民,为促进国家发展进步、保障改善民生、防灾减灾救灾等作出了突出贡献。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气象事业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正在迎来由气象大国到气象强国的历史性跨越。

  一、党领导新中国气象事业发展的历程

  新中国气象事业总体上可以划分为艰苦奋斗创业发展、改革开放快速发展、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三个时期。

  艰苦奋斗创业发展时期。新中国气象事业建立在1945年延安气象工作及陕甘宁边区、晋冀鲁豫解放区气象工作基础上。1949年12月8日中央军委气象局成立,围绕迅速恢复和建设首要任务,按照“建设、统一、服务”的方针,大力建设气象站网,统一业务规章、技术规范、仪器装备,培训技术人员,迅速建立起正常的工作秩序,为抗美援朝战争和国民经济恢复发展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气象服务。1953年8月1日,为配合国家的大规模经济建设,更好地服务国民经济建设,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联合发布命令,决定气象部门从军队建制转为政府建制,气象预报通过报纸、电台向人民群众公开发布。1957年4月29日,毛泽东、朱德、邓小平在中南海接见了全国气象先进工作者代表会议全体代表。为适应社会主义改造特别是农业合作化进程需要,气象部门提出“以生产服务为纲,以农业服务为重点”的工作方针,各地进一步加强了农业气象工作,广泛打开了气象为农服务的局面。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受“文化大革命”等影响,气象事业虽然经历曲折,但是在党的领导下,广大气象工作者排除干扰、坚守岗位,基本保证了气象资料的完整连续,在天气雷达、气象卫星研发等领域取得进展。1972年,气象部门成为新中国第一批恢复参加联合国专门机构的部门,世界气象组织恢复我国合法席位,气象外事工作打开了新局面。这一时期,气象部门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克服人员、物资、经费、技术等各种困难,奠定了气象工作的基本格局,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改革开放快速发展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气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改革开放政策,集中精力抓气象现代化建设。1982年,国务院批准新时期气象工作方针为:“积极推进气象科学技术现代化,提高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能力,准确及时地为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服务,以农业服务为重点,不断提高服务的经济效益。”1983年,为适应气象工作特点和业务技术体制现代化要求,国务院批准全国气象部门实行“气象部门与地方政府双重领导,以气象部门领导为主”的管理体制。1984年,全国气象局长会议通过《建国以来气象工作基本经验总结》和《气象现代化建设发展纲要》,标志着气象事业重新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正式实施,为气象事业发展奠定了法治基础;2006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气象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遵循。气象部门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坚持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积极推进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建设,大力提升气象预测预报能力、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开发利用气候资源能力,不断拓展气象对外合作交流广度和深度。这一时期,我国气象现代化进程显著加快,气象科技水平迅速提升,气象国际影响力大幅提高,气象事业在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和保障民生中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时期。党的十八大以来,气象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动气象事业由快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编制《全面气象现代化发展纲要(2015—2030年)》,大力发展智慧气象,持续提升气象信息化水平,推动实施全面深化气象业务体制、服务体制、管理体制改革,全力建设气象综合防灾减灾体系,积极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2019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新中国气象事业70周年作出重要批示,指明了新时代气象事业发展的根本方向、战略定位、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任务,为推动新时代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气象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围绕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持续深化气象保障,深入开展气象服务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精准扶贫、防灾减灾救灾、“一带一路”建设等工作,科学谋划2035年以及21世纪中叶气象现代化建设奋斗目标,组织开展气象核心技术攻关、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等重点改革发展任务,不断强化我国气象的全球监测、全球预报、全球服务、全球治理能力,积极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积极发挥气象工作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作用。这一时期,气象工作进一步深度融入党和国家发展大局,更加注重高质量发展,聚焦“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开启了新时代气象强国建设的新征程。

  二、党领导下新中国气象事业的发展成就

  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殷切关怀下,经过一代代气象人接续奋斗、奋力拼搏,气象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大变强,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对气象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气象事业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赋予更加全面深刻的发展内涵和更为光荣重大的职责使命,推动气象事业发生根本性变化、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一)始终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为气象强国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坚持和加强党对气象事业的全面领导,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全面推进气象部门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把讲政治体现在气象工作全过程和各领域。气象部门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全国4765个基层党组织和5.6万名党员继承和发扬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践行“准确、及时、创新、奉献”的气象精神,涌现出了一批以陈金水、雷雨顺、孙立、陈正洪为代表的优秀气象干部职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气象部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198个单位获评全国文明单位。

  (二)紧紧围绕国家安全发展和人民生活幸福需求,坚持趋利避害并举,建成了世界上保障领域最广、机制最健全、效益最突出的气象服务体系

  有效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成功应对近年来历次超强台风、特大洪水、低温雨雪冰冻、严重干旱等重大气象灾害,气象部门努力做到了重大灾害性天气监测不漏网、预报报得准、服务零失误,为各级党委政府防灾减灾救灾部署和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赢得先机;建成多部门共享共用的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和终端服务矩阵,汇集16个部门76类预警信息,可在5—8分钟内到达应急责任人,预警信息发布“高速公路”初见成效。

  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做好服务。气象部门主动融入乡村振兴、脱贫攻坚、“一带一路”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应对气候变化、区域协调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服务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大力加强农业、海洋、交通、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旅游、能源、健康、金融、保险等领域气象服务,成功保障了北京奥运会、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重大活动和南水北调、载人航天等重大工程,积极规范引导社会气象服务发展,气象服务领域已经拓展到上百个行业、覆盖到亿万用户,气象投入产出比达到1:50,气象服务的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提升。

  推动智慧气象融入人民美好生活。气象部门围绕人民群众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气象服务业态和模式,大力发展智慧气象服务,积极打造“中国天气”服务品牌,气象服务公众覆盖率达到99%,气象影视服务覆盖人群超过10亿,气象科学知识普及率达到80.2%,公众满意度达到90分以上,气象服务的准确性、及时性大幅提高,人民群众气象服务的获得感显著增强。

  夯实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基础。气象部门构建了覆盖多领域的生态文明气象保障服务体系,打造了人工影响天气、气候资源保护利用、气候可行性论证、大气污染防治、生态修复与保护等气象服务品牌,开展了三江源、祁连山等重点区域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利用,建立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现代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体系,人工增雨(雪)覆盖500万平方公里,防雹保护达55万平方公里。探索建设了国家气象公园,完成了国家和区域气候变化评估。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充分发挥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作用,为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提供科学支撑,为保障国家气候安全、生态文明建设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积极贡献。

  (三)牢牢把握气象现代化建设的主线,坚持对标国际勇于争先,综合气象观测能力、预报业务能力和气象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

  综合气象观测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从以地面人工观测为主发展到“地—空—天”一体化自动化综合观测,我国初步建立了生态、环境、农业、海洋、交通、旅游等专业气象监测网,形成了全球最大的综合气象观测网。我们现有近7万个地面气象观测站,覆盖全国所有乡镇;建成了224部雷达组成的新一代天气雷达网,数据传输时效从8分钟提升到50秒;成功发射了19颗风云系列气象卫星,8颗在轨运行,为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2600多个用户提供卫星气象服务。

  气象预报业务能力大幅提升。我国气象预报从手工绘制天气图发展到自主创新数值天气预报,从站点预报发展到精细化智能网格预报,从传统单一天气预报发展到面向多领域的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气候预测实现由经验统计向客观定量化转变;气象预报预测的准确率、提前量、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全国暴雨预警准确率达89%,强对流天气预警时间提前至38分钟,台风路径预报24小时误差减小到70公里。我国第一代全球大气再分析产品、高分辨率气候系统模式和第二代气候预测系统总体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17年中国气象局成为世界气象中心,标志着我国气象现代化整体水平迈入世界先进行列。

  气象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气象业务中不断应用。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初步实现地面、高空、雷达、数值模式等9大类153种关键数据全序列的在线服务。建成了高速气象网络、海量气象数据库和国产超级计算机系统,每日新增的气象数据量是建国初期的100多万倍。“天镜”系统实现了全业务、全流程、全要素的综合监控;初步形成了“云+端”的气象信息技术新架构;气象数据率先向国内外全面开放共享,中国气象数据网累计用户突破34万,海外注册用户遍布86个国家,累计访问量超过7亿人次。

  (四)紧跟国家科技发展步伐和世界气象科技发展趋势,坚持科技创新、人才为本,实现由跟踪为主转向跟跑并跑并存

  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国家气象科技创新体系。通过不断优化气象科技创新功能布局,我国形成了气象部门科研机构、各级业务单位和国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军队等跨行业科研力量构成的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强化气象科技与业务服务深度融合,大力发展研究型业务,加快核心关键技术攻关,雷达、卫星、数值预报等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有力支撑了气象现代化发展。坚持气象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形成了更具活力的气象科技管理制度和创新环境,气象科技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26项、国家科技进步奖67项。

  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丰硕成果。气象部门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强局和人才优先战略,从延安时期10多人队伍发展到近11万气象干部职工,形成了一支7万人组成、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数达到86%以上的高素质气象人才队伍。全国气象领域两院院士35人,气象部门入选国家重点人才工程43人次,具有高级职称1.1万余人。气象科学家叶笃正、秦大河、曾庆存先后获得国际气象领域最高奖,叶笃正、曾庆存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气象教育培训不断加强,全国多所重点高校开设气象相关专业,逐步形成以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中共中国气象局党校)、培训分院(党校分校)为主体的气象干部培训体系,为气象人才发展奠定基础。

  (五)聚焦推进气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深化改革和健全法治双轮驱动,全球影响力和话语权显著提升

  领导管理体制和法治建设不断巩固完善。我国建立了以气象法为主体,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组成的气象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形成了由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构成的气象标准体系。气象部门坚持并不断完善双重领导、以部门为主的领导管理体制和双重计划财务体制,遵循了气象科学发展的内在规律,实现了气象现代化全国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形成了中央和地方共同推进气象事业发展、共同建设气象现代化的格局,满足了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气象服务的多样化需求。

  改革开放力度不断加大。气象部门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完成国务院防雷减灾体制改革任务,深入推进气象服务体制、业务科技体制、管理体制等改革,初步建立了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业务管理体系和制度体系;形成了省部合作、部门合作、局校合作、局企合作的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国内开放合作格局。我国先后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气象科技合作交流,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100多位中国专家在世界气象组织、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等国际组织中任职,气象全球影响力和话语权显著提升。我国已成为世界气象事业的深度参与者、积极贡献者。

  三、党领导新中国气象事业的经验与启示

  总结7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新中国气象事业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壮大,根本原因在于始终坚持和加强党对气象事业的全面领导,始终坚持服务国家和人民需求与不断提高气象服务能力相统一,始终坚持艰苦奋斗自立自强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相统一,走出了一条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气象事业发展道路。

  一是始终坚持传承红色基因加强党对气象事业的全面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是气象工作为国家和人民作出突出贡献、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气象事业在服务保障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实现跨越式发展,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防灾减灾和风云气象卫星应用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思想上真正认同、认识上不断深化、行动上真正落实,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我们要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强化政治机关意识,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进一步传承延安时期以王诤、张乃召、刘克东、邹竞蒙、曾宪波等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气象工作者的优良作风,打造过硬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气象干部人才队伍,握好老一辈“接力棒”,肩负起推动新时代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气象强国的使命。

  二是始终坚持胸怀“国之大者”服务保障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人民气象事业创立伊始,就直接在党中央身边提供保障服务,为保障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指挥解放战争、推动建立新中国作出了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在不同历史时期,气象事业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主动服务和融入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为军事国防、农业生产、气象防灾减灾、重大工程建设、重大活动组织和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气象工作要努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新时代新征程,作为直接参与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行业,气象工作在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责无旁贷。气象部门必须牢记“国之大者”,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自觉把气象工作纳入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统筹考虑和谋划,紧紧围绕加快推进气象科技自立自强,聚焦数值预报模式、海洋气象、气象卫星资料应用、数据信息、现代化气象装备等方面,建立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业务技术体系,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三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气象工作深入践行为人民服务这一立业宗旨,以人民心为心,以人民福为福,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气象服务,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安居乐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明显增多,强度明显增强,气象灾害的多发性、突发性、极端性日益突出。新时代新征程,气象工作服务人民职责使命的内涵更加深刻全面,必须紧紧围绕“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守公共气象服务属性,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把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气象服务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践行党的宗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贡献气象力量。

  四是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进气象现代化。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属性是气象事业的重要属性,科技创新是气象事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大气科学、计算机、卫星遥感等领域科技的快速进步直接推动了现代气象事业的快速发展。从气象卫星技术发展到地面观测站网、新一代天气雷达建设,再到自主研发全球数值天气预报模式、高分辨率气候模式与模式系统,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气象现代化为新中国气象事业发展开辟了一条强业之路,全面增强了气象业务实力、服务实力和科技实力。新时代新征程,推进高质量气象现代化建设是气象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以推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推进高质量气象现代化建设为主线,以提高气象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为根本任务,推动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建设人民满意、保障有力、技术先进、更有活力、更加开放的气象现代化,进一步以气象现代化的成果增强气象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综合实力,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支撑。

  五是始终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完善中国特色气象管理治理体系。我国气象工作既高度集中又高度分散、既要求准确及时又要求快速高效、既注重分工合作又严格标准规范的特点,对管理治理体系建设提出了高标准、高要求。从实行双重管理体制到建立新型气象事业体制框架,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以气象服务体制、气象业务科技体制、气象管理体制、气象保障体制为重点的全面深化气象改革,中国特色气象管理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气象事业的必由之路,是实现气象现代化的重要法宝。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深化改革对健全气象管理体制机制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和完善双重领导体制,合理确定中央地方财政事权,明确中央和地方支出责任;统筹优化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机制,推动观测、预报、服务、信息网络业务链条衔接和国家、省、市、县级业务分工布局更加科学合理;深化气象“放管服”改革、落实优化营商环境举措,推动简政放权向纵深发展;深化对外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气象治理,扎实推进“全球监测、全球预报、全球服务”业务能力建设,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新时代赋予气象事业新使命,呼唤气象工作者的新担当。我们将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坚持服务国家、服务人民,坚持科学求实、奋勇争先,聚焦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提高气象服务保障能力,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努力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